明溪漱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19章 周凤翔,穿越必备: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,明溪漱石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周凤翔,字仪伯,号巢轩,是浙江绍兴山阴人。他的父亲名叫周思观,曾经割肝救亲人,以孝顺着称。周凤翔出生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征兆,聪明绝顶,被有见识的人认为将来必成大器。天启甲子年(公元1624年),他在乡试中名列第三,崇祯戊辰年(公元1628年)考中进士,被选为庶吉士。翰林院(词林)原本是一个清高的官署,史官们以文才相互竞争,当讨论到政局时事时,他们常常就认为这是越俎代庖,不是自己的职责。周凤翔却独自研究世事和人才,并且一一记录。他的家门口常常挤满了人,每次讨论天下大事,他从不首鼠两端、态度模糊。他担任翰林院编修三年,声誉日增。

崇祯三年(公元1630年),他晋升为翰林院编修,丙子年(公元1636年)主持江西乡试,崇祯丁丑年(公元1637年)担任为皇帝讲课的经筵讲官。进入宫廷侍奉皇帝后,他私下说:现今皇帝十分勤奋学习,态度谦逊而才思敏捷,但如果讲官不尽忠尽智以启迪皇帝的听闻,那就不是忠诚。他经常深夜里拍着胸膛感叹,希望自己讲学能对皇帝有所启发。不久后,他被提升为南京国子监的司业。由于南京国子监的政事长期松懈,师生们站着席位而不认真学习,周凤翔对此进行了严厉整顿。后来,他又被提升为左中允,转任左谕德。当时国家多事,周凤翔感激皇帝的恩典,每次被召见对话时,他都会慷慨陈词。他的言论清晰有力,同僚们都会认真倾听。

他曾经提出,如果官员的任免过于频繁,治理就无法成功;如果对民众征收过重的税赋,盗贼就不会停止。每次他提出这些观点,皇帝都会倾听。癸未年(公元1643年)他负责礼部考试分试,像沈泓、黄淳耀这样的名士都是他的门生。每次接见他们,他都会用大义来勉励他们。

甲申年(公元1644年)三月,京城被攻陷,贼军命令所有官员报名。当时周凤翔还不知道先帝的生死,想要去皇宫寻找踪迹。当他进入皇宫时,发现情况大不相同,同朝的大臣们有的忧心忡忡不敢出声,有的聚在一起窃窃私语,有的面无人色,有的得意洋洋,自夸是新朝的辅佐之臣,有的大肆颂扬贼军的功德。周凤翔不由自主地掩面痛哭,急忙回到寓所。他对吴甘来说:作为臣子,理应死忠,但一定要先去看一眼先帝的灵柩,穿上白色的丧服痛哭,这样才没有遗憾。吴甘来同意了他的看法。

二十一日,他听说皇帝灵柩被贼军扔在东华门外,便去那里痛哭至绝,随即跳入金水桥下,因为水浅而没有死成。回家后,他写信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竹马炮灰联盟

岩城太瘦生

黛玉梦入法兰西[红楼]

明月江山